【天天播资讯】【泉州“狮”话】文化雅宴 “狮”意盎然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2-07-08 09:34:44
分享到:
  • 收藏

泉州网7月8日讯 (记者 赖小玲 文/图)近日,“匠·狮”百件福狮作品艺术联展在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举办,展出关于狮元素的展品近150件,涵盖石雕、印章、花灯、刻纸、版画、金苍绣、书画等,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非遗保护,推动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资料图)

在这些作品中,你会发现,民间狮子在创作和运用上颇为自由,富有生活意趣,贴近泉州老百姓生活,而作品的创作者和收藏者关于狮文化的那一份份情愫,则生动地体现了泉州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以及泉州人的精神风貌。

泉州的狮,充满生活气息;泉州的狮,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新时代,融合闽南文化元素的“福狮文化”既有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承载着人们对创造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蕴涵着敢拼会赢、砥砺奋进的人文精神,被泉州人广泛地传承弘扬。

各式各样的寿山石“狮群”

德化窑案头狮

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

此次展览活动现场,狮子并非千篇一律,有的石狮雕凿抽象,不受约束,神态生动,令人过目难忘;有的姿态慵懒,神情憨然,让人忍不住想抚摸逗玩;有的刚健威严如同勇士,让人觉得充满力量……这些狮子都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而50多件寿山石印章组成的“狮群”,可谓五彩缤纷,鲜活亮丽。

“你看闽南的这些石狮子都是‘看天狮’,它们的目光是不与人对视的。”此次福狮收藏者之一、泉州书画艺术家王木泉表示,许多狮子形象是创作者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的,往往活泼顽皮可爱。据他介绍,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比较早的时候,老百姓也没见过狮子,不知道狮子的模样,只听见说狮子长得和狗和猫有类似。明清之后,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狮子的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动感较强,形态多变,装饰华丽而烦琐;传统狮子形象上升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在泉州,狮子艺术从佛龛神殿走入普通百姓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太狮少狮、狮子滚绣球等具有象征寓意题材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民间美术品类中。

石狮子在闽南地区特别盛行。勤劳智慧的泉州人凭借天然优质的山石资源和精湛的石雕技艺,让石狮子雕塑技艺名扬天下。同时,狮文化也融入日常生活器皿中。

“你看这是香座,这是案头狮,这是磁灶窑陶器、德化瓷器。”福狮收藏者之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庄劲松一一介绍道,泉州人对狮子都有种特别的情愫,喜欢将狮子图案运用到生活用品中。庄劲松自幼生长于西街开元寺双塔边,从小就常在开元寺的石狮子旁边玩耍、拍照,对石狮子有种特殊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看到有代表性的石狮子,他都会买来收藏。他正在从泉州市区40岁—60岁年龄段的人手中,征集关于他们在开元寺和石狮子合影的老照片,并选择合适的时机,举办一个展览供大家欣赏。

磁灶窑风狮爷

镇宅卧狮

绿松石案头狮,为文人雅士案头必备之物。

融入非遗 焕发生机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非遗技艺和艺术创作中,融入大量狮文化元素。

其中,一张“狮头衔剑”木版画引人注意,图以狮头作正面,兽毛正张,双目圆瞪,口衔七星剑,额头印有八卦。以大红、橘黄、翠绿等为主色,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生动逼真,给人一种威慑之感。创作者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大学非遗研究中心木版年画研究员、泉州华侨职校美术教师蒋志坚对于泉州木版年画的兴趣可以追溯幼时住在古厝里贴着的老年画,画面上绚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表面上来看,闽南剑狮由狮面、剑、八卦或者“王”字组合而成,实质上是佛、道等多种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狮子是随着丝绸之路进来的,并渐渐融入了泉州本土文化中”,泉州刻纸艺术创作者吕照明此次除了创作《狮子滚绣球》,寓意“时来运转”,还创作了“石敢当”等出现在泉州民居、闽南古建筑里局部构件上的狮元素。刻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傅草艺也在“大福字”创作中融入了狮形象。金苍绣技艺创作人吴心治更是在作品中绣上惟妙惟肖的狮子。

现场中,几幅书画作品更是令人忍俊不禁:钟馗和狮子在一起放松、诙谐的模样,让人好奇这样情景所要表达的意义。作者王木泉表示,该系列作品的名称为《钟馗半日闲》,他说,狮子在老百姓的心中,从某种意义跟钟馗是一样,如今世道太平,老百姓生活祥和安定,狮子也一直传承着吉祥如意、平安祥和的寓意,所以他就逆思维创作,体现了泉州人良好的生活面貌。

狮元素在闽南传统工艺金苍绣上的运用

“狮头衔剑”木版画

铺首上的狮子叼住门环,起到衔接门环的作用。

明代青石香座

贴近生活 传承文化

风狮爷又称风狮、石狮爷、石狮公,是闽南人设立在建筑物的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的狮子像。

泉州古时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有人家里小孩因为长牙流口水,导致下巴长湿疹,就会带孩子去拜古厝上的石狮子,并让孩子亲一下石狮子,以治疗湿疹。庄劲松表示,这并不只是封建迷信,自己出生于古法药香制作世家,他认为,可能是石狮子经过风化,表面形成了一些“石茸”,这些物质里面存在活菌而起的作用,有些制药人就采用上面的东西,用来敷伤口,治愈效果挺好。

“狮子形象也常常用于泉州古厝门环,学名叫‘铺首’。”王木泉指着展品中一对精致的门环表示。所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传说中,在古代的时候,泉州人如果在外获取功名或赚到了大钱,荣归故里,都务必要在自己老家“置田地、起大厝”,不为其他,为的就是光宗耀祖。而对于一幢大厝来说,门就是整栋古厝厝主的脸面。工匠们利用铺首上的狮子等猛兽的獠牙、舌头叼住门环,起到衔接门环的作用,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这才是最巧妙的地方。从造型上看,门环上的造型多表现得威武狰狞,通常它们嘴里含有剑,表情夸张,怒目圆瞪,以示保护家园之意。古厝浓缩了泉州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沉淀了古城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古厝上的门环,则是一双双守望这座光明之城的明眸。

狮文化在泉州,以一种更开放、多元的精神正在蓬勃生长,彰显一种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

标签: 中国传统 木版年画 工艺美术大师 人民群众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