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事通!安溪狮子岩:灵泉石塔山间隐 奇石方竹林中寻

  • 来源:东南早报
  • 2022-08-02 16:55:26
分享到:
  • 收藏

狮子岩旧址规模宏大,依山而建。


(资料图片)

建于宋代的舍利塔

四方竹,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却是方的。

灵狮泉

狮子岩隐于安溪县湖上乡飞亚村四子峰

■记者 许钹钹 吴嘉晓 实习生 王雪晶 通讯员 洪金示 文图

车至山前,绿荫石阶,淙淙流水,盛夏的暑气忽然消失在山林。狮子岩隐于安溪县湖上乡飞亚村四子峰。据安溪县志记载:“狮子岩(感化里),旧名欧岩。宋淳熙年间,道人张法慈创居。”民间传说,因其侧面看似一头狮子而得名,又说狮子岩曾是明朝末代四皇子的隐居之地,又称“四子岩”。

状似猛狮

存有宋代舍利塔

来到四子峰下,夏日山林中的淙淙流水声格外悦耳。苍翠的绿植掩映下,一泓清泉汩汩而出。飞亚村党支部书记李水源告诉记者,这是与狮子岩一样拥有800多年历史的灵狮泉,泉水甘冽清净,至今山下仍有村民取用。

拾阶而上,很快来到一方石洞前。石洞由几块巨石拱成,内有一座建于宋代的舍利塔,据说是住持觉恬和尚埋葬骨灰之处。舍利塔直径1米多,高近3米,塔底呈正六边形,塔身为圆柱形,底座六面浮雕清晰可见,有麒麟、鹿等动物。据称,此前曾有两座舍利塔,但如今另一座仅存部分石构建。

行至岩殿前,远山如黛。村民们至今口耳相传,寺前可见99座山峰,各代表着一种动物。而狮子岩远看像一只大鹰,侧面则像一头猛狮,如今狮子的嘴巴、上唇、舌头等部分仍清晰可见。

狮子岩旧址规模宏大,依山而建,占地几十亩。岩内曾住有僧人,左侧建有僧房,现仍有部分地基存在,四处可见瓷片碎瓦,还曾发现陶罐、茶杯、汤勺,以及一枚马齿。岩殿内至今收藏有一口石槽,深达半米以上,槽面上刻有“岁次甲戌年春初” 字样。村民李永生说,相传寺内曾有火炎禅师,力大无比,石槽或是其洗脚石。

岩殿内祀三代祖师、观世音菩萨、安溪“三岩”祖师(清水岩清水祖师、泰湖岩惠应祖师、泰山岩显应祖师)等。门前有联:神光普照龙湖殿,圣地钟灵狮子岩。

奇石方竹

石洞无限清凉

狮子岩四周丛林密布,奇石、奇竹、奇洞散落其中,或独立成型,或相映成辉。岩殿旁一片奇异的野生四方竹,经连日来雨水的浸润,正迅猛生长。竹子颇为奇特,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却是方的,有四条棱。相传,岩寺僧人曾在菩萨面前倒插筷子许愿,要是愿能成,筷子就会发芽成竹,最后这双筷子竟神奇般地生根发芽,长叶成竹,以至成片。据称有村民曾移植四方竹至山下栽种,但长出来仍是寻常的圆竹,一时人们更加啧啧称奇。

岩寺后方有一块方石,如同屋顶一样,与周边巨石相拱而出一块空地。炎炎夏日,一至空地,无限清凉。空地石壁上,有两个洞口不大但会冒冷气的石洞。李永生说,这就是传说中狮子的鼻孔。曾有地质专家认为,狮子岩周围分布有石灰岩,很有可能存在着溶洞,与地表相接,由于温差形成空气流通,冒出冷气。

相传,狮子岩与碧翠岩之间,有条天然地道“鹰喉窦”,使二岩合而为一,两岩寺住持经常从地道穿行往来,谈经说禅,飞亚村的村民也是通过地道到湖头赶圩。据说曾有好奇的村民把一只母鸭绑上竹签,羽毛用红漆做记号,放入这洞中,几天后竟然在湖头溪美村找到了这只母鸭。只是时至今日,地道的出入口已无人能够找到,只留下一个神秘的传说口口相传。

几经兴废

明末皇子故事传

关于狮子岩,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诸多传说。李水源介绍,明代末年曾有湖头人在朝为官,明朝灭亡之际,四皇子被带回湖头,削发为僧,躲避战乱,隐居终老。四皇子整天与狮子岩的火炎禅师、碧翠岩的慧真长老谈经礼佛,并在山坡上荷锄种植,种上京城带来的茶苗。为此,两位老禅师商议,把狮子岩更名为四子岩(民间称太子岩),把他种的茶叶叫“四子茶”。如今,几株茶树仍在殿前自由生长,偶有村民上山采摘。不过,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流落到湖头的可能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至于真相如何,或许答案只有悠悠岁月知晓。

时光荏苒,800多年来,狮子岩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兴废。根据记载,明代,安溪湖头李氏六世祖李森(号朴庵)曾捐资主持重修岩寺。清康熙年间,李光地也曾嘱咐伯父李日燝重修狮子岩。后经岁月变迁,日渐荒废,荒草丛生。直至1996年,厦门同安区莲花镇蔗内村有村民与飞亚村长者共同在旧址重建。

2010年,湖上乡政府拨出部分资金开通上狮子岩的一段土路。露往霜来,岩殿亦日渐老旧。2016年,狮子岩管委会筹备组组长李连枝组织爱心人士洪爱读、谢文筑、李进江等乡贤重新修缮岩殿。后又获得安溪长卿刘国川等爱心人士支持,于2017年、2018年修成上山的水泥路。如今,交通日益便捷,历经岁月洗礼的宋代舍利塔,让人一见惊叹的岩殿奇石方竹石洞,依然静守山林,看云卷云舒,待有情人寻访。

标签: 清晰可见 看起来是 部分资金 露往霜来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