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记录古城 两年半画下百扇家门
- 来源:东南早报
- 2022-11-29 09:57:00
- 收藏
每一扇家门都是一本时光的书
【资料图】
林小斌绘画作品《家门》
这些门是古城寻常巷陌里的人文美景
林小斌
■记者 张素萍
你最留恋泉州的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泉州小伙林小斌而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是离乡后的他最难割舍的;小巷深处的一扇扇家门,则是他探寻古城烟火气的切入点。从2019年起,这位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90后”,便利用业余时间踏勘泉州古城小巷。2020年6月,他定下目标,寻找并绘制家乡各式各样的门,聆听这片土地上最鲜活的故事。两年多来,林小斌脚步不停、画笔不辍,共绘下了古城的100扇“家门”。
泉港小伙走街串巷两年多画100扇门
“紫云是黄姓,陇西是李姓,九牧是林姓……”谈起古城建筑上门楣匾额的典故由来,林小斌如数家珍。事实上,林小斌并非研究古建的专家,也非科班出身的画家,因为工作需要,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厦门,仅有到高校授课,或为画作采风时,才会回到泉州。
出生于1992年的林小斌来自泉港,从小热爱绘画的他,空闲时总爱随手涂鸦。高考填报志愿时,因家人反对,他未能报考美术专业,但艺术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2015年大学毕业后,林小斌进入厦门某广告公司。3年后,他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带领着一支团队在新媒体平台运营上崭露头角,取得不错的口碑,他也因此成为泉州仰恩大学和闽南科技学院的外聘教师。
在泉州与厦门两地奔波的日子,林小斌利用周末时间,怀抱一腔热忱,穿梭在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寻找一扇扇普通却又自成一景的“家门”。“一扇扇门代表一户户人家,一户户人家是泉州的‘细胞’,小小‘细胞’组成一片风景,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烟火气。”林小斌拿起油画棒,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家乡。由此,泉州古城《家门》系列作品应运而生。
“迄今画了两年半,到上个星期刚好画满100幅。”在林小斌看来,古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令人难以割舍,老街深处的一扇扇家门看似寻常,却是对外展示的第一窗口,也让“家”这个词有了现实具象的模样。
“野生画手”宣传家乡因画结交忘年老友
林小斌称自己只是一名“野生画手”,因为“野生”,所以目光常停留生活中的平凡角落,所以能更肆意表达个人情感里的浪漫。他对泉州老城区的街巷熟稔于心,路过街头巷尾的一扇扇家门时,会透过门上“隐藏的语言”想象或解读门里的故事。“以小见大,人们在门上留下很多小心思。”林小斌举了例子,“门楣匾额诉说着我们从何而来,春联挂签寄托着主人家的信仰与祈盼,木门上的划痕令人仿佛看到小主人顽皮的童年……”
“这一扇扇门里,有泉州的‘昨天’‘今天’‘明天’,有这片土地上最鲜活的故事。”林小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细品和挖掘古城里那些“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事物,他也会在微信、小红书上写下一篇篇细腻的文章,在抖音上发布接地气又有艺术气息的古城视频。他还把自己画的这些“家门”做成明信片或版画,送给门的主人。有一回,他把明信片送给上帝宫巷的李大爷。李大爷很开心,热情地带他去看了另一座有名的老房子,还分享了很多他年轻时的故事……林小斌因此交了一位忘年老友。
“于我而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也是一位‘野生画手’的浪漫主义。”林小斌坦言,希望能记录家乡、宣传家乡,也希望借着《家门》系列作品,让人们想起自己老家的模样。
斜杠青年两地奔走计划再画20扇“家门”
今年10月,林小斌的《家门》系列作品在西街肃清门广场展出。与此同时,他的作品经由新媒体平台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国内不少网友还主动寄出自家大门的照片,向林小斌“求画”。
虽《家门》系列已有百幅,但林小斌并不想就此止步,他打算再画20扇门。“希望能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心中所想,也希望有人能从我身上得到一些激励。”林小斌身上有股韧劲,大学期间,他就举办了名为“废画三千”的个人画展。“三千意即很多,废画则指不断尝试、不断练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除了画画、写文章、高校教学,林小斌也是一名优秀的“操盘手”,曾负责北京卫视某养生节目的全平台运营。他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让微信公众号涨了200万粉丝。抖音平台诞生之初,他发布了4条短视频,涨了40万粉丝,打造出不少“网红医生”。多个身份、多重标签的加持,让林小斌成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注:指拥有多种职业、多重身份及多元生活的年轻人)。
“我每周二、周三来泉州高校上课,虽然在厦门和泉州两头跑,但成年人的辛苦不值一提,努力才是生活的底色。”林小斌笑着说。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