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微改造”丰富参与式可持续的“泉州模式”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3-01-02 08:37:26
分享到:
  • 收藏

我的行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泉州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示范全国

2022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古城保护与复兴,加快非核心功能疏解,按照“一轴三片”格局推进古城街巷微改造,启动中山南路及周边片区风貌综合整治提升。2020年下半年,泉州市分期、分批对中山中路周边29条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2022年上半年,再启动中山南路周边46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是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之一,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2018年先行启动中山中路(庄府巷——涂门街)240米示范段综合提升工程,2019年启动中山中路(打锡街——钟楼)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创新性地从传统“一层皮”式整治向街区纵深进行延伸,从建筑立面延伸至房屋,从街巷延伸至院落,从空间环境改善延伸到街道消防、排污、交通等一系列功能的完善与整治。项目以建筑保护修缮为基础,同步开展古城范围的区域交通研究、市政专项规划、业态策划,构建风貌、交通、市政、功能四大支撑系统。

近年来,泉州古城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既精心呵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宝贝”,还原各个历史时代不同的记忆,又保留原生态生活场景,提升了古城的人居环境。泉州古城街巷修复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模式的缩影,也让“世界的古城 活着的古城”底色愈发鲜亮。

值得一提的是,金鱼巷微改造工程荣获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一等奖,成为全国四个项目一等奖之一,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项目荣获二等奖,泉州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示范全国。

项目在发力

实现一场“不打麻药的微创手术”

每当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的灯光亮起,市区金鱼巷里的“南音阁”传出动人的南音唱曲,75岁的郑卫治和她的老邻居们就喜欢在古色古香的巷子里散步、聊天、听南音。“这样舒适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郑卫治说,她所居住的金鱼巷与中山路相交,基础设施破旧、生活不便等老城区的通病,在这里格外明显。“抬头‘蜘蛛网’,低头怕摔跤。”谈及过去,郑卫治记忆犹新。

2017年10月,作为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改造示范项目,金鱼巷改造工程启动。负责改造工作的泉州市古城办建设组副组长庄胜宏说,经过动工前的上百次探访及对改造方案的反复考量,最终确定“微改造”,通过微扰动、低冲击的“绣花”功夫改造提升。“微改造的修复方式,在了解居民生活和情感的前提下,建立了参与式和可持续再生的‘泉州模式’。”庄胜宏表示,为了做到一街一特色,从金鱼巷微改造开始,在原材料、老工匠、古法工艺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到各县(市、区)去收购砖石、旧构件,组织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刘大山、蒋钦全等著名工匠,用修文物的手法来修缮古城。

我的获得感

明星、电视剧、杂志取景拍摄的“流量密码”

去年11月1日,在市区旧馆驿巷经营一家民宿的尤建人开心地发了好几条朋友圈——“以前蜘蛛网破坏古城景点,现在政府为民办实事全部拆除电线杆,实现电缆下地,旧馆驿古街巷更美观、更宜居。”他的开心来自旧馆驿巷全部拆除了电线杆,还原整齐的天际线。

修缮提升后的街巷迎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市区承天巷赤子空间的主理人阿梅,去年6月办起了街头音乐会,邀请了深圳、厦门、泉州三地艺术家、音乐人等共同参与,打造文化艺术周末。除了街头音乐会,古城里还不时可见艺人表演、露天木偶剧表演、民俗踩街活动等。“泉州古城街巷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出圈’啦,很多明星、电视剧、杂志都来取景拍摄,丰富的人文和美丽的风景发到各大社交平台成了‘流量密码’,真切感受到泉州古城火了。”拥有百万粉丝的泉州自媒体创作者高丽丽说。

□记者 殷斯麒

标签: 背街小巷 中山中路 中山南路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鼓刹(鼓刹)
生活 2022/12/31
宝骏rm5是什么车
生活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