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别报道:铿锵玫瑰竞芳华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3-03-03 10:56:15
分享到:
  • 收藏

泉州多措并举,通过提供金融“活水”、科技动力、多元就业平台,支持妇女创新创业

泉州网3月3日讯(记者 陈士奇通讯员 刘伟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3月8日,将迎来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近年来,泉州妇女创新创业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在科技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泉州女性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把追逐梦想的热情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贡献巾帼力量,创造巾帼业绩,彰显巾帼风采。


(资料图片)

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潜能。近年来,泉州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业促就业,以创新求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服务新需求,通过整合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妇女创新创业热情,凝聚妇女创新创业活力,引领全市妇女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为泉州经济发展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据悉,为了进一步凝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巾帼力量,自2022年以来,在市委和省妇联的领导下,泉州市妇联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助力女性创家业、创产业、创事业。市妇联携手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出台《关于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发展的通知》,在“巧妇贷”框架下推出鲤福系列产品,单列15亿元以上专项信贷资金,利率下调30个BP的优惠,为创业女性提供金融“活水”,其中,为近90户女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7945万元。

在为女性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过程中,泉州在南安成立首个县级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及4个乡镇级工作站,以项目化运作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市妇联还联合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成功举办“创响泉城”——泉州市巾帼科技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展评活动,在吸纳创业女性优秀项目的同时,通过组织“双创”加速营主题培训、项目路演和网络投票,促使项目与资本对接。在2022年福建省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案例和品牌妇女微家展评活动中,泉州市妇联获得优秀组织奖,并在2022年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泉州大力优化妇女创业创新环境。近年来,市妇联定期举办“巾帼助力强产兴城、共创‘晋江经验’新辉煌”等主题活动,邀请各行业的优秀女性代表分享创业创新故事,以典型激励妇女创业创新自信。市妇联还与泉州农商银行结对成为“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战略合作单位,联合市科技局举办首届女性科技人才沙龙,为在泉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提供心理疏导和交流平台。同时,为促进妇女创业增收、提高创业能力,市妇联积极搭建多元平台,联合市人社局举办“春风行动”线上招聘活动妇女节专场,征集18家巾帼企业提供763个就业岗位。在服务本地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泉州各级妇联出实招,各县(市、区)妇联联合人社等部门通过开展“助力开门红·有我巾帼红”春风行动,组织3219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为近2.5万名妇女提供就业机会。立足于乡村产业振兴,市妇联优选出的5个巾帼基地获评省级“巾帼示范基地”,组织15名创业女性参加省妇联举办的民宿女能人赋能培训班、创业富民培训班。近年来,市妇联还分别联合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部门举办家庭服务业、美容美发行业两项职业技能竞赛,对赛事第一名的女性选手授予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培育出了一批巾帼巧匠、技能人才。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泉州女性在创业创新的广阔舞台上展英姿、显身手,为泉州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她力量”,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漂亮的“巾帼答卷”。

她们的身影活跃在创新创业、科技研发、非遗传承等各个领域,以才智、坚韧、勇气以及温柔和细腻,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女性的篇章

又是一年芳菲日,一路芳华一路歌。

如今,巾帼力量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撑起美丽的“半边天”,一大批优秀巾帼创业榜样亦涌现。她们投身到泉州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中,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技艺传承、科研创造、公益事业等各方面,争当头雁,振翅领飞,充分发挥表率引领的作用。

林安娜扎根大山创业,带动农村妇女就业。

种植油茶“致富树” 为乡村振兴“加油”

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踏入德化赤水镇祥山大果油茶基地的访客们,在此邂逅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历经十六载,过去的一片荒芜之地变成如今的上千亩油茶林,这里发生的蜕变,要从一位创业女性林安娜说起。

2008年,43岁的林安娜离开经营得不错的煤矿行业,在德化承包了2500亩山坡地用来种植油茶树,从此,她便扎根大山,开始了自己的再次创业。一条从零开始的创业之路,往往荆棘满布。创业初期,她与工人们一起下地种油茶苗,在油茶树还没产出时,果断将大半辈子开矿、投资赚来的家当悉数投入,回望历经的种种艰辛,林安娜认为,这些是创业路上的珍贵磨炼。

一路披荆斩棘,始终不曾轻言放弃,自精炼出第一桶茶油至今,16年的不懈坚持,让林安娜打造出的“阿嫲家油”品牌声名远播。现今,由她所创立的祥山大果油茶已从几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一家集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旅、研学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肩扛千金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在创业之路上日夜兼程的林安娜,未忘初心,多年来,她一直利用产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与香港仁善扶贫基金会签订精准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带领山区困难群众生产脱贫,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利用拥有的10200亩油茶林原料基地,也为当地农村提供了3000多个劳动就业岗位。不仅如此,林安娜还长期免费为当地的种植农户提供专业种植技术现场指导,助力农户油茶增产,提高种植效益。并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各种创业培训,协助村民创业致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身为一名女性创业者,林安娜一直积极响应创新创业巾帼行动等各项政策。长期以来,她以“安娜茶油文化产业园”为主要平台,以创新创业为建家主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广大妇女顺应“互联网+”新趋势,积极投身创业的新实践。同时,通过成立“阿嫲家油·妇女微家”,她组织开展了面向企业员工、城乡妇女和家庭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线上依托微信、抖音、淘宝等平台,探索打造“直播+巾帼电商”品牌,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城乡互动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多渠道鼓励引导广大妇女树立脱贫志向,帮助她们提高致富能力,带动贫困妇女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始终不忘在创业之路上将爱与责任化为能量的她,先后荣获了“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彭碧玉(右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带动姐妹齐创业 热心公益显担当

“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女性选择自主创业,独立拼搏,创业从来九苦一甜,我深知女性创业的艰辛。”自1985年开始创业打拼,从事茶行业38年的彭碧玉,在致力做大做强茶企品牌“泉岩”的过程中,她也一直在为身边女性增收致富而努力着。近年来,位于洛江区的产业基地扩建升级,她便通过发挥基地示范培训、推介项目、带动致富作用,为洛江区广大妇女提供免费培训,组织资深专家和制茶能手给女茶农授课,教授茶叶栽培、茶叶采摘、茶园耕作、茶树修剪、制茶工艺等技能,让她们掌握创业就业的本领。除了经营企业之外,如今的彭碧玉还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洛江区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从参与创建到担任首届会长,在她的带领下,联谊会不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方式,让女企业家在学习交流中,拓宽视野,汲取经验,增强合作,互利共赢。

左手创业,右手公益。近年来,彭碧玉利用企业的优势条件,成立了非公企业妇联——泉岩名茶妇联。依托于此,既为企业中的女性职工提供爱心服务,也为她们就业创业提供助力。在面向社会时,泉岩名茶妇联还时常开展关爱女性活动,如开展“母亲健康1+1”公益募捐活动,对“两癌”贫困母亲提供救助服务。此外,她还带领洛江区女企业家与洛江区妇联携手,开展多项主题暖心慰问活动,如通过“巾帼有爱 温暖同行”暖心慰问行动,为当地贫困妇女解决生活困难。在重阳节期间,为困难老人们送上慰问金及生活必需品。在儿童节期间,为留守儿童带去节日祝福与礼物。当母亲节到来时,为孤残、高龄等困难母亲开展上门义诊、义剪、保洁等暖心服务。在疫情期间,彭碧玉以公司名义捐款捐物,超过20余万元。她还携手洛江区妇联,与洛江区女企业家联谊会成员一起开展一系列“爱心接力”行动,捐资捐物,奔赴抗疫一线,为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送爱心。

秉承“乐善好施,造福人群”的理念,彭碧玉长期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行动中,她曾先后帮扶10多名大学生,助力他们实现大学梦。彭碧玉与18位“邻家妈妈”一起,以一对一的帮扶方式,与乡村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结对,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提供所需帮助,呵护他们的成长之路。近年来,她捐赠80余万元支持洛江区的帮扶工作。在她的倡导下,洛江区妇女企业家联谊会自成立以来,公益捐款超30余万元。如今,在洛江区妇联的支持下,彭碧玉执委工作室成立,为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更为精准、贴心的暖心服务。热心公益的她,先后获得“泉州市最美基层执委”“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泉州市优秀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刘琳英博士全身心投入科研领域

漫漫艰辛科研路 矢志不渝斩荆棘

如今,电穿孔技术已经在临床肿瘤癌症治疗领域有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穿孔机制未被完全阐明,这便限制了电穿孔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为推进电穿孔技术在癌症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近年中,“85后”博士刘琳英便一直致力于对电穿孔机制的深入研究,只为将这一迫在眉睫的难题攻克。

“每一项科研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刘琳英说,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需要不断用仿真软件构建脉冲电场下细胞电穿孔的模型,通过研究不同电参数、溶液电导率、细胞形变等对细胞电穿孔的影响,提高电穿孔效率的预测精度,才能去推进电穿孔技术应用于临床精准微创肿瘤消融治疗。而做研究时所需要耗费的专心、恒心、诚心及信心,在刘琳英看来,正是一线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

从2019年加入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开启自己的科研事业起,仅在这4年中,刘琳英不仅获得了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的二等资助、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还发表了1篇SCI文章及1篇EI文章。在2021年6月,她还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脉冲电场下细胞动态多物理场模型的仿真研究”并顺利结题,研究成果构建出了细胞固体弹性形变穿孔模型,为下一步构建复杂的多尺度多物理场细胞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22年9月,她还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细胞电形变对电穿孔影响的多物理场建模和机理研究”,去助推研究项目的攻关进度。

科研向来是一场艰苦的旅程,而科研工作者们同样要经历无数次的“迎难而上”和“苦中作乐”。刘琳英在面临激烈的学术竞争的同时,身为女性科研工作者,也承担更多社会的责任。对于刘琳英来说,面对科学研究路上的艰难险阻,不仅要保持一份热爱之心,还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坚持。在潜心钻研科研项目的同时,刘琳英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帮、传、带的方式,为身边的后辈科研者提供指导与帮助。

现今,像刘琳英一样在泉州开展科研工作的女性科研人员还有许多,为了给她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近年来,泉州市妇联与多部门联合从成长成才、创造创新、建功立业和服务保障方面提出实施四项行动16条具体措施,为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注入活力,让女性科技人才能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生根,刘琳英期待着未来的科研发展道路能越走越宽阔。

陈红萍致力于竹藤编技艺传承

坚守初心传技艺 勇拓非遗创新路

“近年来,安溪竹藤编不断突破创新,不仅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且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蓬勃活力,这让我更有干劲。”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市级传承人陈红萍说,自己从小就与竹藤编有着不解之缘。从7岁那年开始跟随父亲、藤铁工艺创始人陈清河学习竹藤编技艺起,她一直未曾离开过这个行业。

传承竹藤编技艺,又能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陈红萍,在毕业后选择从事安溪藤铁工艺制品的外贸工作。“曾经的外贸工作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它让我在之后的创业中,能更好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并有信心去向全世界介绍我们优秀的竹藤编工艺。”于2019年辞去外贸工作的陈红萍,带着在外积累的打拼经验,选择回到安溪老家,开始传承父亲的竹藤编技艺。在外工作时开阔了眼界,帮助她能够更好地协助父亲陈清河大师传承国家级非遗安溪竹藤编传统工艺作品,并尝试对原有的传统工艺进行再创新,将传统竹编和现代家居相结合,融入富有新意的、现代的生活元素。

“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既要会做,还要会教、会说、会写。”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为更好地探索出一条集“产、学、研”为一体,“传、帮、带”一起抓的传统技艺传承新路,她利用传统竹编平编技艺,深入研究汉字编织技艺,研究出了安溪竹藤编可推广的新型作品——“竹编汉字”。为了能更广泛地传播竹编汉字编织技艺,陈红萍还积极参与探索竹编汉字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为软件制作实物蓝本,在她看来,依托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实施,能够在今后将竹编汉字编织技艺普及到青少年学生、中老年人,以及所有喜爱这项技艺的人群中,让这一传统编织技艺可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新途径。此外,受到新媒体风潮的启发,陈红萍不断寻找传统安溪竹藤编工艺品更多的可能性,为此,她还创作设计出了安溪竹藤编工艺品体验盒,学习如何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教学拓展安溪竹藤编的影响力,让安溪竹藤编技艺实现“活态”传承。

在忙碌的创作之余,陈红萍运用自己所学,利用业余时间将安溪竹藤编技艺编写成校本教材。在前往传习教室、非遗馆中传授技艺之余,她还参与了安溪县妇联主导的茶乡妇女微家—国家级非遗安溪竹藤编传习活动,为各行各业的女性进行竹藤编技艺培训。

郑燕萍钻研、提升木雕技艺。

一刀一木刻匠心 潜心研习促传承

来自惠安螺阳镇的“巾帼”匠人——郑燕萍投身于传统手工艺术传承事业。“从小就浸润在木雕创作氛围之中,日常所看所想都与木雕有关,这让我在毕业时,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这个行业中。”师从其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国明的郑燕萍,自大学从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便选择扎根家乡,手持刻刀,与木为伴,由此接过父辈的衣钵,开始潜心钻研自己的木雕技艺。

在从事传统手工木雕艺术创作的16年中,持续不断的深造,为郑燕萍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创作中,她探索将传统雕刻技法与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相融合,由此雕出了许多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好作品。为了让创作出的作品更有意义,多年来,郑燕萍多次带着作品参与公益捐赠活动之中,其中2016年的作品《浮生若梦》捐赠泉州市妇联,资助贫困母亲和春蕾助学公益拍卖活动;2020年的作品《悟》捐赠惠安县“助力战疫·雕艺匠师在行动”公益拍卖活动;系列作品《空》于2019年、2022年分别捐赠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心助残公益义卖”活动、惠安县慈善总会“艺术战疫”活动,进行公益拍卖。

在郑燕萍看来,与许多传统工艺门类一样,木雕艺术对于工艺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学艺过程并不容易。如何让这一传统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作为木雕行业传承人,郑燕萍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为此,她参与组织在校大学生和雕刻从业人员学习传统雕刻技术,指导他们去体验木雕工艺、自创木雕作品。同时,她也参与到惠女精神和非遗文化传承交流活动中,去助力宣传传统木雕技艺,并在参与雕刻手艺研讨会中,为女手艺人的发展计划建言献策。除此之外,在泉州市妇联、惠安县妇联的指导下,她于2021年成立了“郑燕萍执委工作室”,秉承“创新、进取、奉献、担当”的理念,她亦认真履行执委职责,用心引领、联系、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展现巾帼担当。

标签: 创新创业 科技创新 三八红旗手 积极参与 经济发展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泉州通过一批人事任免
滚动 2023/02/28
汽车上的按钮是什么?
生活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