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看:巷遇·一峰书:“梅石开,状元来”的神奇预言

  • 来源:泉州网
  • 2022-08-12 16:46:05
分享到:
  • 收藏

一峰书,位于泉州鲤城区开元街道,古代属于东隅胜果铺执节境,名字源于纪念明代状元罗伦(字一峰)谪居讲学的一峰书院。一峰书以前位于梅石路中段,后来由于学府街拓改,如今一峰书的门牌所剩无几,除了刺桐新村南侧的一段,还有学府街南侧的一峰寺。


(相关资料图)

一峰书院:梅石开,状元来

梅石书院旧址于1998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王柏峰/摄)

状若五瓣梅花的梅花石,旁边有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和泉州市文管会分别于1957年和1984年立的石碑。

学府街泉州一中西侧,有一块石头裂为五瓣,形似梅花,这就是著名的梅花石。

泉州从南宋后期起一直未出状元,民间旧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传说直到状元罗伦来到泉州,此石裂开为梅花状,香闻数里,应谶之兆。罗伦,号一峰,明代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得罪宪宗,当年5月被谪为福建市舶司(泉州)副提举。

据清代道光《晋江县志》载,罗伦在成化三年(1467年)召还复原官翰林院修撰,在泉州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梅花石旁的设坛讲学,四方士人从学如流。

罗伦在泉州任职期间为民造福,广获赞誉,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御史聂豹等人在梅花石旁的净真观建一峰书院。

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因此处邻近清源山,一峰书院改名为清源书院。

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晋江知县黄昌遇重建清源书院,并改名为梅石书院。

泉州一中:这里见证了泉州城区解放

泉州一中大门。(王柏峰/摄)

梅花石东侧是泉州第一中学,据该校张玉洪老师介绍,泉州一中前身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建立的一峰书院,1942年4月,蔡樵生校长在一峰书院旧址上创办了晋江县立初级中学,后来经过多次易名,成为如今的泉州一中,至今已有80年历史,走出的5万余名优秀学子,遍布五大洲。

陈祥耀手绘的泉州一中俯瞰图。(泉州一中/供图)

2019年,泉州一中校友、97岁的著名学者陈祥耀手绘了年幼读书时的泉州一中俯瞰图,上面可以看到弘一法师演讲处。据陈祥耀生前回忆,1938年的一天,弘一法师应邀到梅石书院(今泉州一中)作题为《佛教的源流及宗派》的演讲,陈祥耀担任记录。后因请求订正记录稿,他到承天寺拜访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欣然答应为他修改记录稿,还答应次日在寺里与他合影。

泉州一中内1999年重立的一峰书院石坊,由当时的一中校长董介鼎题写。上有一峰书院的成立时间“嘉靖八年”。

泉州一中内的两块一峰书院石碑。

泉州一中大门内东侧,立有两块石碑,这是一峰书院的重要遗存,至今已有270多年。

据张玉洪老师介绍,左侧是1750年晋江知县黄昌遇重修书院后,于1751年撰写的《重修晋江县一峰书院碑记》,碑高2.3米,宽1米,断裂处已修补。碑记中提到,“洪惟我兴朝鼎新,所在皆立书院。独泉以海氛故,因面未举,迨今百余年。人才儒效,有待振兴。”表达了书院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右侧是1751年福建巡抚潘思榘撰写的《重建晋江县梅石书院碑记》,碑高2.36 米,宽1.01米,里面提到“遂整其堂宇,修其廊庑,饰其庭院,峻其垣墙。至于书舍、斋厨、修脯、膏火,罔不井井条理。”描述了当时书院的外貌。

民国期间,梅石书院旧址上先后创办了泉州农业学校、泉州乡村师范学校、昭昧国学专修学校。

学府街未拓改前,泉州一中门口高考时的场景。(资料图)

与上图同一角度拍摄的一中门口。(王柏峰/摄)

泉州一中学子在学校合影。(泉州一中/供图)

泉州一中的旧校门。(泉州一中/供图)

泉州一中的花车开过中山路。(泉州一中/供图)

泉州一中内还有一处梅石党建基地,这里见证了泉州城区的解放。1949年9月6日,在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主持下,南下干部与泉州闽浙赣(闽中)、闽粤赣(闽西南)两个系统党组织的负责人许集美、许昭明,在这里胜利会师,见证了泉州城区解放的重要时刻。

会师处有一座关帝庙,据说泉州郡城七城门均有关帝庙,这座关帝庙名为北帝庙,相传始建于明初,后年久失修,于2000年重修完工。

一峰寺:寺后壕沟竟是古代护城河

一峰寺位于一峰书1号,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如今一峰寺正在重修。一峰寺又称一峰书佛堂、观音亭,原名净真观,位于梅花石附近,始建未详,后移建壕下,改名菩萨寺,因坐西向东,跨泉州旧城壕之上,又名壕下妈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作为地方消防队部,后被大水冲毁,1987年重修完工,大殿有一副楹联:地居壕下,翘首一峰思仰止;际遇明时,驾航回海济苍生。道出了一峰寺的地理位置和对罗伦的纪念。

一峰寺旧照。(蔡晓蔚/摄)

一峰寺后面的内沟壕和一峰书桥,学府街改造前,桥两侧为菜地。(王柏峰摄)

一峰寺后有一条大沟,沟上有一座桥,均大有来历。据《北门街史话》的相关材料显示,大沟原是泉州罗城的护城河,明洪武二年(1369),江夏侯周德兴受命来福建督建卫所、巩固海防,以御倭患。为军事守备需要,周德兴特命泉州扩展东北城垣,圈划郡北虎头山(俗称濠埔顶或顶埔)入城,作为制高点,俯察城内外一切动静。从此以后,泉州罗城北面的护城河变成一条内沟壕,行人欲往顶埔则只好绕道北门街的朝天门或东街的仁风门。附近居民为图方便,填高了执节巷西边的一段内沟壕建了一座廊桥,称为“一峰书桥”,后来改建成如今的模样。据附近老居民回忆,当年内沟壕两侧房屋较少,是大片的菜地。

李清琦故居:这位进士曾任清源书院山长

李家巷内的李清琦故居。

在一峰书桥南侧,是模范巷与执节巷的交汇处“新坊脚”,新坊脚的东南侧曾是李清琦古大厝所在地,华侨大学涂帆教授曾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据她回忆,李家古厝占地面积很大,正门在模范巷,后门在执节巷,如今古厝已改建为几座民房。新坊脚南侧不远处有一条支巷,过去名为李家巷,如今已改为模范巷,进去可看到模范巷98-2号,门口挂着李清琦故居的旅游导览牌。

涂帆教授介绍,李清琦(1856-1901),字壁生,号石鹤,泉州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族裔,年轻时因寓居台湾而入彰化籍。他1882年中秀才,1889年中举人,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为台湾彰化籍进士。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李清琦和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台籍举人上书反对割台议和,史称“台湾五人上书”。抵制割台后,李清琦被授刑部主事,后来改任知县,1898年,李清琦离京返泉至终老,曾任泉州清源书院山长。

李家巷南侧有一口古井,一堵墙壁横跨其上,这样既方便自家用水,也照顾到邻里。

策划:许志荣

文图:王了

视频:点创传媒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黄建泉、张玉洪、涂帆、蔡永怀、吴英明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标签: 泉州一中 翰林院修撰 经过多次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