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文:我们是大众读者,也是泉州城市的作者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3-04-23 08:49:05
分享到:
  • 收藏

□本组报道:孙灿芬 王树帆 陈凌鹭

陈智勇 殷斯麒 高慧子/文

采访对象供图(除署名外)


(相关资料图)

泉籍著名人类学家王铭铭:

“读书”与“行路”结合创作《刺桐城》

王铭铭在小山丛竹山长室 (陈智勇 摄)

“读书行路”,这是泉籍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教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阅读书籍与田野调查一样重要。按现在时髦的话说,“身体”和“灵魂”都不能“躺平”。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王铭铭频频到家乡泉州进行田野调查。作为倚重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家,他也将这种治学方法传授给弟子。近年来,他经常带研究生来泉州作田野调查,目前已有多位北京大学博士的论文以泉州为研究对象完成。去年,他带着一批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本科生在泉州城内做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先让大家阅读地方文献,然后在阅读基础上结合实地探访,形成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对我而言,行路的过程当中见到的事物和景象,本质上跟文本没有太大的区别。旅行中的大地、天空、城镇、村庄,甚至动植物、矿石都会让我感到好奇,我会想把它们当成文本来阅读。”王铭铭说,“行路”的收获时常比“读书”更加鲜活。

在世界读书日前夕,王铭铭再次回泉,启动小山人文讲堂,这是“小山学堂”在泉州学讲座·文史系列之外开的新篇。此次,王铭铭以小山丛竹书院山长的身份,为世遗泉州带回了我国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界著名的学者杨立华、杨念群、应星,以他们各自的权威学术视角触摸这座世遗城市,碰撞出异样的光彩。“先贤之‘心’是遗产承载的精神价值,是遗产形式背后的价值。”王铭铭说,保护好文化遗产,要避免无端守护遗产的“空壳”,而是要更多地发掘、尊重和珍惜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并融入到百姓的生活日常中。

长久以来,他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创作出版了其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刺桐城》。该书创作和提升历时20余载,最初于1999年出版时书名为《逝去的繁荣》;2009年,在英美以英文出版,成为西方学者关注泉州重要的书籍;2018年再版时,增加了一篇长达3万余字的绪论,书名改成《刺桐城》。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刺桐城》成为海内外学者和广大读者了解泉州的窗口。王铭铭说,开放与包容将激发新一轮发展,创造泉州人新的辉煌时光,也应在世界学术之林得到进一步的理论升华和延伸。

泉州古城讲解员导师李以健:

以新媒介呈现世遗泉州之美

李以健正在解说古城

“看书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每天没有看够50页就睡不着觉,有时候忙起来就见缝插针地阅读,睡前常是集中完成任务的‘阅读时光’。”这是泉州古城讲解员导师、泉州文化守护弘扬者李以健的阅读步调。

李以健被许多人亲切地称为“泉州老李”,已担任10多届古城讲解员导师。他“解读”古城既干货满满、旁征博引,又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许多学员和游客在他妙语连珠的解读中,感受到了世遗泉州的厚重与美好。

精彩的输出源于长久的储备。李以健读过的书籍难以计数,大部分能说出的本土书籍他都看过。为了克服视野的局限,他还看外地、外国专家学者写泉州、写中国的书。“泉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融合了世界多元文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联系和融合,必须不断拓宽阅读面。”李以健说,相应的,他也在广泛的阅读中感受着乐趣,比如《天工开物》《茶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都与泉州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以健阅读泉州,也走读泉州,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泉州进行创作和推介。几年间,他带着工作室“一茶书房”的学生们,实地踏勘700多处分布在泉州各地的国家、省、市、县级文保单位,光照片就拍摄保存了10多万张,并撰写了不少公众号文章。从2020年8月开始,他还尝试通过“泉州好风光”等视频号,发布短视频宣传推介在地和从泉州出发的文化,至今发布的短视频已达734个。

从私域走向公域,“泉州老李”的代言影响力还在不断提升。去年7月,李以健作为导览人,为小宇宙App录制了《来去泉州》系列音频,推介世遗泉州的五条旅游线路,陆续吸引了省内外4000多个家庭来泉感受海丝文化。去年年底,他又登上“一席”演讲的舞台,作为该传播品牌的第943位讲述者,讲述与泉州的故事。“最近刚刚签约了‘大咖说’导师,希望借由这个拥有千万粉丝的深度旅游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世遗泉州的深厚魅力。”

《D调·泉州》主创、“我在·编辑室”主理人陈秀洪:

“多情于乡梓一至如此”

陈秀洪和位于古城金鱼巷的“我在·编辑室”

3月底,“我在·编辑室”在泉州古城金鱼巷37号低调开张。作为“80后”的陈秀洪,就是工作室的主理人。从传统媒体人转型到文旅领域的写作和编辑,她以自我为方法不断书写着阅读与创作的故事。

“阅读对我而言很重要。不管是以前上班还是现在创业,我的工作都需要通过持续阅读滋补养分。”陈秀洪说,与其他读者不同,她的小众阅读乐趣是文献阅读。通过文献严谨而客观的记录,对城市有第一手的更深刻认知。最近手头在读的是泉州中学老师李于右(笔名落陀)编印的《泉南杂录》。落陀之外,陈泗东、王洪涛、王寒枫等学者专家都是她喜欢的作者。正因为喜欢文献阅读,并从中获益良多,“我在·编辑室”的另一处功能,陈秀洪将其定位为与泉州古城办等合作联办文献交流中心,以期造福更多的文史爱好者。

作为一个写作和编辑者,陈秀洪十分推崇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的观点——写书是唯一一件系统性的、有目的性的、能保留的研究方式。“通过书写完成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这与我的实践比较相似。”陈秀洪说,她将工作室取名为“我在”,含义也就是“我在这座城市、在这个时代,做我自己的表达,并进而与城市、与时代之间产生互动”。

以这样的个性化表达,去年夏天,陈秀洪作为主创带领团队与泉州古城办合作推出人文旅游口袋本丛书《D调·泉州》。这套书,以其与泉州古城相契的“小而美”特点,赢得多方好评。从此延伸,团队还进行了“日常即理想”主题策展和人文微纪录片拍摄。

“随着泉州世遗城市效应释放,越来越多访客来到泉州。在这个时候,我更加感受到了通过书写创作,让大家把泉州故事带回去的责任感。”陈秀洪说,除了写作,工作室还将以文创、艺术展览等,探索多样化的表达可能。

泉州文史学者王洪涛在其《晚蚕集》自序中写道:“何由多情于乡梓而一至如此哉。”陈秀洪多次引用这句话,思索着一名写作者与一座城市之间可能的各种关系,并以此为线索,在城市人文实践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标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探秘遥远的粟特文化
地市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