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焕新非遗”公益行动走进泉州 感受闽南魅力

  • 来源:福建日报
  • 2022-09-03 05:35:40
分享到:
  • 收藏

“焕新非遗”


(资料图片)

随着非遗等传统文化日益受关注,自2021年11月起,巨量引擎联合字节跳动公益、今日头条文史频道和光明网,发起了“焕新非遗”公益行动,陆续探访全国10余个城市,覆盖100家媒体、500个非遗项目及传承人。

9月1日,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焕新非遗”公益行动走进新晋世遗城市——泉州,媒体和文化爱好者徜徉于非遗瑰宝之间,感受匠心传承,讲述泉州故事。

文化古城-泉州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千年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再次惊艳世界!

作为古代著名的天然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除了有令人自豪的22处“遗产点”,更拥有璀璨而数量众多的“非遗”。截至目前,泉州共拥有世界级“非遗”5项,国家级“非遗”36项,省级“非遗”99项,市级“非遗”262项,县级“非遗”505项,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各类非遗文化在这里绽放光彩。

金苍绣 一针一线绣万物

泉州金苍绣技艺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技艺

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民间叫金葱绣,泉州方言“葱”“苍”同音,雅化为“金苍绣”。

金苍绣技艺老师吴心治以及“ 印记闽南——金苍绣坊”的团队,在尊重传承传统“金苍绣”技法的同时,致力于研发符合现代审美理念及实用性相结合的金苍绣文创产品,真正让传统走进日常生活。

吴心治表示,虽然自己从艺几十年来一直都在钻研金苍绣的技术,但也很喜欢与苏绣、蜀绣等各地工艺进行交流,互相借鉴学习,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创新尝试。

木偶头雕刻 一刀一刻现百态

木偶戏是泉州戏剧中一项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木偶,则是一种“刻木为偶,操偶作戏”的艺术。

木偶戏中,木偶头既是演师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又是观众欣赏的焦点和主要对象,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要靠木偶头像来表现,所以制作木偶头像既要精细还要传神。

木偶头的雕刻关键在于揣摩造型,要突出不同的木偶形象和形态,还要让木偶的各个关节活动起来。樟木选材后,要经过打胚、定初型、雕刻、上黄土、修光、打磨、补土、粉彩、画像、植须、喷漆等十多道工序。要雕刻出一个简单的木偶头,得花上两三天的时间。

黄清辉是泉州有名的木偶雕刻大师,三十几年来默默地雕刻偶头,传承着这门深受港台同胞喜爱的闽南传统工艺。

近年来,黄清辉的作品屡获各种奖项,得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同行的好评,并争相收藏,在东南亚被誉为“中生代木偶雕刻大师。”

火鼎公婆 一扭一跳迎百福

火鼎公火鼎婆源于泉州民间迎神赛会中的“火鼎踩路”,寄托了"烧去千灾,迎来百福"之意。在2007年,“泉州鲤城火鼎公婆”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丑角”,火鼎公婆的装扮有浓郁的地方戏曲韵味,“火鼎婆”浓妆艳抹,脸上一颗蜘蛛状的媒婆痣,寓意“知足常乐”;“火鼎公”则头戴圆帽,身穿马甲褂子和宽筒裤,脚着黑布鞋,手拿长旱烟管。两者风格既诙谐又和谐。“公婆”表演“打情骂俏”体现出诙谐滑稽感,“歪唇咧嘴”亦显可爱。

扮演“火鼎婆”的吴润珠,14岁开始拜师学艺,2018年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随着泉州对当地非遗项目加大重视和推广,通过亲自教学,吴润珠想把“火鼎公婆”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其成为闽南人永远的民俗艺术印记。

无论是创新思变的金苍绣,还是精雕细琢的木偶头,抑或是独具乡土特色也代表了民间信仰的火鼎公婆......时间凝结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的手中,代代相传。

传承的意义,不仅在于留存传统,也要寻求与日常生活的相融,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非遗正在以新的方式被看见、被了解、被热爱。据了解,巨量引擎“焕新非遗”公益行动将通过展现具体的扶持计划,分4个方向切实体现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切实培养一批优质非遗人及项目,打造重点案例。

通过一系列扶持计划,“焕新非遗”公益行动切实帮助全国百名非遗传承人及众多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尝试集政府、媒体、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借助互联网平台,用商业的力量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焕新非遗”公益行动目前抖音端话题“抖来show出非遗范儿”已近5亿次播放,还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造访多个城市,点亮全国非遗,帮助非遗项目为更多人看见和喜爱。

标签: 公益行动 丝绸之路 为更多人 制作木偶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