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读: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发掘层层递进还原古人生产生活
- 来源:东南早报
- 2022-10-20 15:53:10
- 收藏
世遗点新貌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泉州网10月20日讯(记者 龚翠玲 吴嘉晓 实习生 郑中煜 文/图)从泉州市区出发,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约两小时后可到达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一下车,一路的奔波疲累都被这里的美景洗尽。泉州申遗成功以来,遗址得到了更细致的保护和展示,到此探访的人越来越多,而在这里的考古发掘也顺利地进行着,考古人员正通过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还原各个时期人们在这里的生产和生活状态。
冶铁遗址的考古发掘已进行到第四期
遗址的考古发掘已进行到第四期
“这个刚挖出来的罐子我们要测量出土位置,之后会将这些碎片进行黏合复原、绘图、对器物年代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器物理化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李佳胜手拿着发掘出土的瓷器介绍道。2019年起,在国家文物局统筹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安溪县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对下草埔冶铁遗址展开考古发掘。第一、二期的考古发掘至2020年8月结束,第三期至2021年9月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这四期考古发掘,李佳胜都是主要参与者。
李佳胜介绍,在目前所见的遗址群中,下草埔遗址是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遗址内涵最为丰富的冶炼遗址。现在进行的第四期考古发掘,主要目的是揭露遗址内居住、生活区的具体面貌。“为什么古人会选择在青阳下草埔遗址进行冶炼活动?这里曾经生活了多少工匠?他们的生活区在哪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通过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还原各个时期人们在这里的生产和生活状态。”
与考古发掘同时进行的,是对遗址更细致的保护及展示的规划。以下草埔遗址为核心的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为更好地进行保护,一年来,遗址点建起了大范围的围栏,增加了24小时监控点位,专人值守,技防人防严格到位,还安装了红外线监控、驱兽器、水土监测和生物监测等设备。
考古发掘出的瓷器
不同解说思路服务不同来访团队
走进古朴大气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这里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广泛运用情景再现、互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介绍了该冶铁遗址的考古挖掘成果,让文物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展示馆完整重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产、运、销高度整合的海外贸易体系和安溪青阳铁场的历史及价值,还原了“采矿-冶炼-锻造”的系列冶炼生产环节,展现了中国古代钢铁冶炼体系的发展和安溪青阳铁制品的贸易路线以及冶铁业在安溪的有序传承、创新发展。
“一年来,前来下草埔遗址参观的人很多,以团队为主,其中不乏以研学为目的的学生团体,也有其他社会人士。”李佳胜介绍,有时候他也会参与讲解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讲解员团队设计了不同的讲解思路。例如,对小学生的讲解会更加浅显易懂,内容更直观,侧重触摸和感受;对中学生会强调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而对相当一部分文史爱好者,更多的是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与其进行探讨。
让遗址考古走近百姓及学子生活
“晚上,遗址馆附近已经成了当地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场所。”李佳胜介绍,从2019年开始,参与考古挖掘的工人都是被聘请的当地村民,如今这些村民都已成为“考古专业技工”,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随着遗址馆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居民晚上来此散步纳凉。
一年来,冶铁遗址已经进行了两次“冶金实验考古”,主要内容是以古代人的方式去做复原,用以前的炉型、本地的原料(木炭、筑炉材料等)来进行模拟实验。以现代科学实验的操作记录冶炼过程,并进行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借此讨论冶炼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完成一次冶铁的时长、一炉子的产量等等,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和认识。据悉,冶金实验考古研究生课堂已经进行了2期,每期三四十人,参与者是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另外,在7月底结束的为期一星期的“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考古学)”上,200多名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在这里参加了以考古学学科宣传教育为核心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普及考古初步认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推动力,反响很好。”
“我们不仅要对遗址进行充分的考古发掘,还希望以点带面,能为当地文化旅游经济作贡献。”李佳胜表示,接下来要充分发掘下草埔遗址的考古遗存、积极挖掘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做好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
标签: 考古发掘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物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