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资讯!质疑课本插图 泉州学子致信人教社

  • 来源:东南早报
  • 2022-06-28 05:35:53
分享到:
  • 收藏

质疑课本插图 泉州学子致信人教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社中学语文室回复邮件解惑,肯定学生们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的作风

■记者 吴水保 文/图

对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疑惑,学生们会怎么做?近日,泉州晋江一中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做了一件较真的事,他们认为课本的插图与课文不符、与民间传说不符,给编辑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疑问并希望对方指点迷津。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专门回复邮件为同学们解惑,并肯定了大家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的作风,点赞“这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有的品质”。

疑惑:

插图与课文不符 与民间传说不符

让学生们产生疑惑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晋江一中正高级教师、省学科教学带头人鲍国富老师执教初一年级六班和七班。在教学中,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插图产生不少困惑。因此,学生们致信希望出版社的编辑叔叔阿姨帮忙指点迷津。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在192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想象表达了纯真的理想。课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牛郎带着一个孩子骑着牛儿与织女相会的场景。

学生们说,他们的困惑主要在于插图与课文内容不符、与民间传说不符。《天上的街市》诗歌中写到“街灯明了”“明星现了”“美丽的街市”“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等情节画面,但插图中没有体现。

“插图似乎与民间故事关联更多一点,可是还是有些出入。而且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并不在民间故事。”同学们指出,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传说中,是牛郎用一对篮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死去老牛的牛皮,到天上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课本插图是牛郎带着一个孩子,骑着牛儿与织女相会,图中看不出鹊桥,只是七只鸟在飞。

解惑:

插图激发想象 传说在流传中有变化

6月13日,同学们通过邮件表达困惑,在6月23日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回复。

“我们在用画来表现诗,或反过来用诗描述画时,都要经过一个‘改写’‘翻译’甚至‘再创作’的过程。”语文室以钱钟书先生论述绘画和文学的区别为例指出,此插画从根本上来说是配合这首诗歌,而不是解说牛郎织女这一传说故事。文学作品《天上的街市》是非说明文类型的课文,其本身没有很多需要“说明”的内容,相应地,其插图主要是为了表现主题、气氛,增加阅读情趣,或激发联想与想象,因此没有一一罗列诗中提到的各种事物和场景。

语文室告诉同学们,牛郎织女故事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存在哪个独一无二的“原本”或“定本”。从织女星被神格化为天帝的孙女、牛宿的六颗星看成是充当祭祀牺牲的牛,到牛郎织女结为夫妻,再到他们育有子女,这些传说故事在不同时期流传过程中总是不断变化的。郭沫若先生对古代故事的一次新的“改写”,也可以看作这个流传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环节。

“信中表现出你们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的作风,这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有的品质,向你们致敬。”同学们的质疑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肯定。

“和我们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敢于质疑的精神有关。”鲍国富介绍,晋江一中的学生基于教材文本、民间传说对教材插图提出质疑、求助,出版社编辑的回复基于诗歌审美与传说理解进行专业答疑,都挺理性客观的,呈现了在学与编上的较真,是批判性思维的呈现,是辨疑求真深度学习的良好互动。这样的理性交流,对学生有正向引导的意义,对教师有鼓励正确使用教材的作用。

标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牛郎织女 中学语文 勤于思考 晋江一中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