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福柏山:曾经山上古寨屯兵 如今山下乡村腾飞
- 来源:东南早报
- 2022-02-24 11:02:07
- 收藏
以福柏山为中心,三个自然村散落在山脚下。
福地名片
第十站 福柏山
古时该山森林茂密,老虎出入频繁,俗称虎爬山。又一说,原名虎爬杉,因有古老松柏树、老杉木树及老虎爬杉的故事而得名。该片区1997年开发,命名福柏山。
山上废弃的古屯兵寨
泉州网2月24日讯(记者 许钹钹 吴嘉晓 文图)青山叠立,山路蜿蜒。安溪县东南部,泉州中心城区百公里外,古老的福柏山静静地守护着漫山茶园和世代聚居于此的村民。以福柏山为中心,安溪县西坪镇宝山村三个自然村散落在四周。山上,废弃的古屯兵寨至今留存,仿佛在讲述着那段先人避患抗匪的遥远故事。村中心,两条县道交叉而过,村民们从这里走向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福柏山下的清代石制旗杆
古屯兵寨今成茶园
拨开芦苇丛,钻过灌木堆,踩上茶叶园,历时约半小时,我们终于在村民萧天成和卸任老村支书萧振福的带路下,来到石古寨前。眼前的石寨,仅存约一米宽的方形石门及石墙,墙头长满荒草,墙内外都种上了茶叶。
“以前的寨墙大约有三丈高,石寨原来有三进,正门是东南方的石拱门,被破坏了,东面原本有一个一亩左右的池塘,现在也没了。”今年63岁的萧天成回忆起小时候上山放牛,自己和小伙伴还常常爬上石墙玩耍。大约50年前,石寨被村民们开发成了茶园。
萧振福对萧氏历史颇为了解,他告诉记者,根据族谱记载,石寨为古崇信里要塞之一,常驻兵,初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当时沙县邓茂七常遣将扰安溪各地,萧氏先祖萧森贵在山上据险要为先,筑寨以避贼扰。明正德、嘉靖年间,萧氏先人又先后几次扩筑寨墙。“根据记载,扩建后的寨堡占地达十多亩,百余间房,墙高三丈余,可以容纳上百人小住,引三股暗道泉水入寨内。中为分司,西为武所,东为巡司。”
清顺治四年(1647年)冬,山民遇陈尔峰之乱。据说,陈尔峰率兵围攻石寨长达半年,久攻不克后退兵。寨堡在那个贼乱四起的年代,起到了很好的御敌保乡安民之功。
从全村一部拖拉机到户户有轿车
站在寨前俯视,可见X344、X347两条县道在宝山村的正中心福柏山山格交叉而过。萧振福感慨万千,这一条条蜿蜒崎岖的道路,让山里人走出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萧振福从1991年开始担任宝山村村主任,后又接任了3届村支书,至2002年卸任,对宝山村的发展史如数家珍。至今他仍记得,1979年宝山村建行政村时,全村只有一部拖拉机,当时所有物资都由生产队派代表用拖拉机运送到11公里外的镇区。而更早之前,村民们只能靠肩挑手提,进一趟镇区得走上3小时。
“1990年,村里有人从广东买回第一部摩托车,那时候可稀奇了。”萧振福笑着介绍,村里第一部摩托车、第一部皮卡车、第一部小汽车,都是村民萧金石购买的。当时萧金石一边在西坪镇的茶厂当拖拉机驾驶员,一边做着茶叶生意,将茶叶卖到广东一带,后来托广东的朋友用侨汇券买回摩托车时,全村的人都上他家“瞻仰”了一番。
1986年,萧振福的父亲从广东买回村里第一部黑白电视机时,也受到了这样的“围观”。平时只能练山歌、聊天娱乐的村民们,一到晚上就带上凳子,自发地集合在萧振福家看电视。那台电视是17英寸声宝牌的,花了480元,当时作为代课老师的萧振福,一个月工资只有30元。
“但村里真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近十年来。”萧振福说,2010年,全村的个人小汽车还不到20部;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靠勤劳致富,如今村里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
宝山小学的新教学楼
山区学子享受现代化教育
在无声岁月中默默见证着乡村发展的,还有宝山小学。在萧天成读小学的年代,还是不同年级的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每节课40分钟,前20分钟,老师先给一个年级的同学讲课,另外一个年级的同学自习,后20分钟再换过来。直到1979年,建行政村后,宝山村有了自己完整的小学。“一开始,承租群众的房子开班。”萧振福记得,1982年,宝山小学有了约300平方米的平层教学楼。1997年,村民们集资,重新择址于风光秀丽的福柏山,建起了宝山小学的新教学楼和宿舍楼。
“当时,乡贤萧森舟捐资5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萧振福记得很清楚,2017年,香港安溪同乡会又捐资50万元港币,加上政府出资130多万元及部分村民集资,宝山小学又建起了6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现在,大山怀抱里的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乒乓球室等现代化教育工程。
“学乃身之宝,儒如席上珍;君赐为丞相,必用读书人。”萧振福琅琅诵读萧氏祖训,这也是宝山村历来以教育为先的根基。这些年,孩子们从镇上捧回的一张又一张奖状,接受的一次又一次表彰,都见证着这座山村的发展,也寄托着村民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