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子承父业 25年如一日坚守深山护林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2-03-13 08:26:44
- 收藏
他子承父业,守护着7000多亩林木,曾获评“全国优秀护林员”——
25年如一日坚守深山护林
卓金龙巡山中
卓金龙的妻子陪同他进行巡山护林,背包标配馒头、鸡蛋、水、柴刀、防蛇防蜂药。
他,25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守护着7000多亩林木,早些年路还没通时,每天走路巡山10多公里,每年穿破3双布鞋;25年来,他对林区的大小道路了如指掌,还曾经当向导,在雨夜里帮派出所民警找到迷路的驴友,并将他们送下山;他始终坚持在护林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第一线,获评2005-2006年度全省优秀护林员、2007-2008年度全国优秀护林员,先后多次被场里评为优秀工作者。他就是南安罗山国有林场溪头工区58岁的护林员卓金龙。近日,记者翻山越岭深入大山,近距离接触这位深山卫士的工作与生活。
坚守深山25年 每天巡山10多公里
上午8点左右,卓金龙穿上迷彩服,柴刀别在裤腰带上,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巡山生活。林区里基本都是土路,坑坑洼洼,车子一路颠簸着。他一边小心翼翼地行驶着,一边目光扫视着两边的林木。遇到没有路时,他就停好摩托车,用柴刀劈开一条路……这样的生活,他已坚持了25年。“现在林区里很多地方通了路,可以骑摩托车已很好了,在以前巡山可都是要走路的。”他介绍,这片山林他已经走了25年,以前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每年要走破3双底加厚的布鞋。午餐时间经常在巡山路上,只好干粮就着白开水解决。
卓金龙介绍,他的父亲卓孝通在1958年参与了罗山林场的开发任务,此后当过护林员、当过林场出纳,1980年退休。1981年1月份,他接过父亲的班,成为林场的一名员工。先是到林场最偏远的大丘园工区当了两年护林员,此后在林场种过田、承包过茶园,也开发过龙眼园,还参加过木材检测技术培训、卖过木材,1997年到溪头工区当起了护林员,一直到现在。溪头工区离乡镇有20多公里,距离场部30多公里。他回忆,当初刚到溪头工区时,那边只有一座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石头房。后来房子里拉了电线,但因为电压太低,只能用来照明,没有办法煮饭和烧水,煮饭和烧水只能用木柴。到2009年,溪头工区盖起了三层楼房,2016年溪头工区电力线路改造建设完成,生活条件才得到比较大的改善。
熟悉林区道路 帮忙找到迷路驴友
25年来,卓金龙走遍林区的大路小路,对这些道路了如指掌,还曾经当向导,帮派出所民警找到迷路的驴友。
2015年8月23日,6名来自厦门的驴友在南安东田铁峰山徒步穿越时,突遇暴雨,被困深山。当晚7点多,东田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随即上山展开救援行动。但山上手机信号断断续续,民警对深山也不熟悉,直到深夜11点多,民警才确定驴友被困在一个叫“上田湖”的地方。
民警找到卓金龙,请他带路赶往上田湖救援。当时已是深夜11点30分,距离驴友被困已经过了4个半小时。民警和卓金龙穿上雨衣,戴上头灯,找来竹竿当登山杖,背上矿泉水和面包,开始向深山挺进。一路荆棘,6名救援人员手臂上都被划出了伤痕,裤腿也被划破了,当登山杖用的竹竿也摔断了。几经波折,终于在次日凌晨2点左右,找到6名在雨中瑟瑟发抖的驴友。民警赶紧拿出水和面包,让他们先充饥,恢复体力。短暂的休整后,卓金龙和救援人员又护送6名驴友从同安方向下山。凌晨5点左右,一行人终于到达山脚下。
坚守生产一线 拒绝诱惑放生大蟒蛇
罗山林场办公室主任杨建清介绍,卓金龙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始终坚持在护林生产第一线,从不叫苦叫累。每年毛竹出笋时期,他晚上就住在竹林里的临时工棚,放鞭炮、敲锣,还用编织袋将1100亩毛竹林外围圈起来,有效防止了野猪对竹林的破坏。
在做好巡山护林的同时,他主动配合林场生产股搞好营林生产,每当该片区有生产任务时,他总是到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施工监督;林场木材生产时,他能做好跟班管理,协助生产股做好工作,并向伐区生产工人讲解伐区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和伐区生产质量标准。
2006年7月,卓金龙巡山护林时,发现一条重30多公斤的野生大蟒蛇吞食了一只山羊后横卧在路边,他立即招呼另一名护林员将大蟒蛇抬进护林哨所进行保护。周边有人听到消息后,出高价要购买大蟒蛇。这对一个工资收入不高、儿子正在读高中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卓金龙拒绝了,他主动向林场报告,同时积极配合林场和森林公安将大蟒蛇送往泉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记者 吴志明 林劲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