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召开第三十三场新闻发布会 相关负责人答记者提问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2-04-18 12:04:00
分享到:
  • 收藏

4月18日上午,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2年泉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情况第三十三场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1.记者:请问市商务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我市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将如何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市商务局局长张小红回答:

在支持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市商务局提前谋划、统筹推进,认真指导外贸外资企业在做好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等“四个到位”的前提下,抢抓进度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外贸外资企业复工率超过96%,其中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到98%;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已达100%。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一)健全工作服务机制。组织成立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和4个片区挂钩帮扶小组,深入县(市、区)走访调研、梳理排查、分析研判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企业落实物资采购和储备,做好应急预案。建立电话热线、微信群等沟通渠道,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等方式进行帮扶。(二)及时疏通困难堵点。联合交通、海关、外管、税务等部门,及时梳理、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物流运输、订单履约、通关、结汇、退税等堵点。强化与重点商协会联动,引导外贸企业加强与境外重点客户、合作伙伴、采购商的沟通联系,避免出现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等问题。鼓励外贸企业与班轮公司签订长期协议,解决缺柜、缺舱、运费优惠事宜。协调DHL等商业快递恢复运行,化解国际贸易结算单证传递受阻问题。组织了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指导外贸企业开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努力保客户、保订单、保市场。(三)精准施策帮扶企业。研究制定抗疫情助企业保民生促发展政策措施,第一时间将省、市应对疫情影响相关政策措施汇编,指导企业申领申报。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保并降低费率,对外贸企业在新签或者续转时降低保险费率10%-15%。指导中小微企业用好金服云平台“外贸贷”和“云税贷”、“纳税e贷”、“外贸e贷”、“外贸满贷”等金融产品,组织企业申请第六期省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推动各县(市、区)出台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助力企业减轻疫情影响。

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我们将在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四项工作:(一)助力开拓市场。指导外贸企业用好RCEP规则,举办云展会,鼓励企业开展境外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境外互联网广告及商标注册,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优势,加强拓展海外市场能力。(二)继续纾困解忧。推动运作原辅材料集中采购平台,降低企业成本;继续开行中欧班列,引导企业对接厦门-泉州“海上巴士”,利用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交通接驳,疏解运输困难。聚焦企业资金需求,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服务扩面,争取进出口银行信贷规模向泉州倾斜。引导企业加强汇率避险,持续用好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贴息和纾困贷融资政策。(三)创新招商方式。梳理外资产业链招商项目,创新利用云招商、屏招商等方式,推进网上推介、网上洽谈、网上签约常态化。聘请商务顾问、打造商务论坛,与商务伙伴密集对接,提前谋划“9·8投洽会”和“进博会”相关招商活动,不断扩大项目来源。(四)推动项目履约。发起“暖企业”行动,推动在产外资企业以分配利润增资扩营。健全重点外资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争取疫情期间新增在谈的丰田氢燃料电池、新加坡物流供应链、韩国半导体陶瓷新材料等外资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泉州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爱拼敢赢”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企业的血脉和肌理中。疫散花开、未来可期,全市商务系统将继续与企业同心同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

2.记者:请问数字技术在赋能复工复产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市数字办主任施国宾回答:

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们从前期聚焦数字赋能疫情防控,逐步转向推动数字赋能复工复产。

(一)全力做好数字化基础支撑保障。一是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组织运营商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网络畅通、调度及时,并对医疗卫生机构、交通枢纽、核心商圈、产业园区等重要区域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强化政务云平台24小时保障,确保云平台上各部门便民便企事项办理,以及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及时梳理了102个重点难点清单,分区分时有序组织攻坚行动,力争在第二季度完成3000个5G基站建设。四是全面加快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泉州市工业园区数字化建设导则(试行)》,引导园区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基础设施新型化、园区管理智能化,助力园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二)全力加强数字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前期我们已公布推广82项数字赋能清单,涵盖生产经营、基层治理、数字社区、金融服务等应用场景。同时,我们全力推动数据共享,持续归集各类数据约7亿条,开发数据接口50余个,为各类数字化项目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比如,为动车站、晋江机场等重点场所的智能闸机设备和泉通行应用提供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等核验接口,方便旅客、货运车辆快速通行。大力推广惠企政策线上直兑平台,涉及企业425家,奖补金额可达5900多万元。依托中小微企业信贷线上直通车,415家企业申请融资8.2亿元,已授信2亿元、放款1.98亿元。近日,我们又征集梳理了81个数字化应用项目,其中筛选出拟在全市应用推广、具有典型示范的项目18个,将于近期下发各级各部门开展应用推广,助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

(三)全力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目前市县两级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21905项,网上申报事项达21735项,网上可办率达99.3%。同时,市民还可通过我市自主打造的泉服务平台进行“掌上办”,该平台已上线惠企便民服务模块超170个,行政审批事项超600项。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企业、群众线上办理26347件。

(四)全力用好健康码助力市民出行返岗。第一时间成立健康码工作专班,全力做好市民健康码转码工作,重点破解各类应急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等物流运输痛点堵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相关人员通行需求问题,有效减少健康码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截至4月17日,累计完成转绿码超过493万人。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发挥数字技术在企业物资流通、信贷融资、用工需求等方面的赋能作用,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赋能助力,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记者: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请问在恢复正常医疗服务方面有什么考虑和安排?

市卫健委副主任吴达辉回答:

为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在疫情期间,全市设置“红黄码”定点医院(病区)37家(中心市区13家、县市区24家),开通电话咨询预约,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保持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正常开放,综合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24小时就医绿色通道,保障群众在疫情期间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延续性治疗需求。随着疫情防控进入社会面动态清零阶段,根据疫情防控动态,逐步推行分级分类恢复正常医疗服务。4月9日,发出《关于推进分级分类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单位有序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并作为当前医疗工作的重点。

(一)县域内没有疫情的低风险地区落实“外防输入”策略和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要求,全面向群众提供日常医疗服务。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积极发动无偿献血,保障门急诊、住院、手术、检验检查等服务顺利开展,加强医疗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7日内未再新增阳性感染者(隔离点除外)防范区,有序提供正常医疗服务,在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的同时,逐步加大医疗服务保障力度。辖区内医疗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日常医疗服务保障上。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合理调配疫情防控人员等医疗资源,调整优化设置“红黄码”定点病区,专门收治封控区、管控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等人群。

(三)7日内新增阳性感染者(隔离点除外)防范区,重点做好患者医疗服务保障。在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重点患者的医疗服务保障,指定“红黄码”定点医院(病区),专门保障封控区、管控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等人群,指导医疗机构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重点保障辖区内血透、肿瘤、孕产妇等必须的就医需求。开放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四)指导各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按照“一院一策、一科一策”的原则,制定并细化恢复正常医疗服务的具体方案。运用以往就医数据,合理测算各临床科室患者的就医需求,动态调整医疗用房、医务人员和相关物资的配备使用。针对不同科室特点,采取灵活和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大力推行网上预约挂号、检查,分时段就诊,减少人群聚集。积极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加强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辅助诊断。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可以按规定开具12周以内的长期处方。

目前,泉州市中医院、儿童医院普通门诊已全面恢复日常诊疗服务。中心市区部分医院因医务人员抗疫后还在集中休整,待陆续完成休整返岗,逐步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工作。

4.记者:请问海洋渔业部门在助力涉海涉渔行业复工复产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市海洋渔业局局长陈龙津回答:

疫情发生以来,市海洋与渔业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加大对全市涉海涉渔行业的纾困帮扶力度。4月4日以来,各地渔民陆续恢复“海上春耕”,开展春季牡蛎、鲍鱼下苗;本月中旬起正常天气条件下,全市日均出海捕捞渔船已超400艘,出海渔船数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0%左右,全市涉海涉渔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开工率90%,水产养殖企业开工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我市“海上菜篮子”工程充足供应。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4方面举措:

(一)建立一个应急协调专班。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组建5个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本行业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养殖户解决外销水产品交通物流运输难题,帮助远洋渔业企业协调解决健康证办理、异地人员返岗问题。同时强化项目招商,谋划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进一步完善涉海涉渔行业产业链,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二)出台一套行业复工导则。专班成立以来,出台了《水产养殖生产主体复工复产导则》《渔船复工复产导则》,围绕落实渔业生产主体责任、配备防控物资、员工健康监测等10个方面对行业复工复产进行规范指导。同时加强安全管控,渔政执法艇24小时值守待命,严格把好渔船出海关、安全关、点验关,严防疫情海上输入。

(三)争取一批专项资金支持。向省上争取纾困复产专项资金支持,争取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省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资源养护补助资金尽快补贴到位,提前启动上半年市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申报。统筹中央、省、市资金力量支持我市涉海涉渔重点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生物制品项目策划招商等8个方向,通过一次性补助、贴息补助等方式注入行业发展“强心剂”,激励涉海涉渔企业恢复生产、开拓市场、减少损失。

(四)制定一套纾困助企政策。在我市抗疫助企保民生促发展33条措施的基础上,叠加深化与人行及农信社的合作,开辟专属涉海涉渔行业贷款的申请、签约、放款“一站式”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按分类给予延期付息、延长贷款期限、还款期限等优惠政策。优化审批服务,保障疫情期间所有审批事项通过网上“不见面审批”渠道,全部按“即办件”形式即时办理。对渔船年检、捕捞许可证审核等需要按节点办理的事项,经申请可延长3个月办理时限。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一线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发扬泉州人民“开放包容、爱拼敢赢”的海洋精神,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全面胜利。

(记者吴宗宝 整理)

标签: 外资企业 专项资金 数字技术 医疗机构 的基础上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