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泉州“狮”话】“狮”为安溪清水岩增色

  • 来源:泉州晚报
  • 2022-06-21 09:48:08
分享到:
  • 收藏

清水岩的山形好像雄狮 (陈起拓摄 黄晖绘)

位于大殿佛像后方密室里的“狮喉”


(资料图片)

大殿供桌的四只脚有狮子雕刻,大狮子下方套着一只小狮子。

大殿的上部结构中,有不少木雕狮子。

三忠庙门口,小狮子正在玩母狮子脖子上的铃铛。

1992年雕刻的母狮子背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

觉亭旁的石狮子,摆放的姿态恰似守候着“枝枝朝北”古樟树。

走进安溪清水岩,到处都可见狮的“身影”:清水岩山峰状如雄狮舞球;清水岩寺祖殿后座有著名的“狮喉”;祖师殿内的木雕,狮子形态各异;而景区各处点缀的狮子,也给清水岩狮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记者 谢伟端 陈起拓文/图(除署名外)

清水岩整个山形如雄狮舞球

清水岩之胜概,山峰雄列而巍峙,山体奔涌而潇洒,气势磅礴。殿后岩石峻峭嶙峋。岩顶山脊,藤木丛立。整座山像匹鲜活的雄狮,狮身披着娇媚的绿装,如腾欢跳跃,似撒蹄疾驰。走出六角护碑亭,眼前山势美如雄狮下山,清水岩寺恰好立于狮额头,觉亭高擎似彩球,觉路延伸如彩带,远眺全景犹如金狮舞球,充满着活力。

清水岩山上,有处地方叫石蒸笼仑,仑下四洲佛近处,挺立怪石两块,一似金狮,一如“小鬼”,互相戏弄,神肖神似,俗称“小鬼弄金狮”。

而作为“彩球”的觉亭是座小茶棚。宋代,因清水岩游人渐多而改建为茶亭。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邑令廖同春倡修改建,取“还惺转念,一觉就是”之义,易名为“觉亭”,意在醒世之迷愚者。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曾先后重修。1926年再修。1949年后亭坍塌。1981年,华侨刘发炎捐资,依旧制重建。采用钢筋水泥构筑,石栏四周,仿木斗拱,重叠回护,金碧辉煌。游客一路贯穿林荫,到此一觉,真乃“禅林第一关”。明代,安溪县令廖同春倡修改建觉亭后题诗《咏觉亭》:“一落笼樊岁屡更,几将五斗负平生;行看觉路通仙路,静听泉声杂梵声。丹壁留名云吐润,琳宫对涧鸟传笙;同游尽是烟霞侣,千仞冈头好结盟”。记者看到,觉亭路口伫立着两只石狮。

祖师殿内“狮喉”和形态万千的“狮子”

祖师殿,又称“蓬莱祖殿”,从山形上看,正好处于雄狮的狮头上。殿中龛下天然巨石洞孔,日“狮喉”:殿下两阶,日“狮唇”。

其中,“狮喉”闻名遐迩。“狮喉”在清水岩寺祖殿后座,为天然大石磡、磡连顶殿。磡罅洞中可容数十人。石磡罅洞顶没有罅缝隙,雨来而不罅漏,风来而不罅气。罅内有孔穴,圆口径0.60米,长年细水滴润,微风徐徐,如喉喘气,雅称“狮喉”。相传,此处为祖师当年修炼及坐化处。石磡藏古刹,风光无限美。清举人陈希实题诗《咏狮喉》:“巨石嗟峨殿作墙金毛开口挂高冈;一呼一吸通莲座,佛地庄严国也香。”

祖师殿内更是雕梁画栋。房梁上的木雕狮子有的举芭蕉扇,有的顶着葫芦,有的和飞天共舞,有的把玩着金球,有的顶着文牍。更让记者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祖殿中门上方房梁上,雕刻着狮子、赤虎、凤凰等三种神兽、神鸟,狮子位于正中间的“C位”,狮子的两侧往外分列赤虎和凤凰,狮子处在正中,这种情况相当少见。记者询问清水岩管理处人员和方丈等人,他们说,这是雕刻者为之,至于为什么狮子处于“C位”他们也不得而知。

祖师殿木质香案的四只脚同样是狮子木雕。奇特的是每只脚上的狮子都不是单只的,而是大狮子下方套着一只小狮子。

分布多处的“狮”各有风姿

除了山形和祖师殿之外,清水岩很多地方都有石狮点缀,它们分布在山门、寺庙门口、石头栏杆上。

三忠庙口的一堆石狮是年代最久远的。三忠庙始建无考。据民间相传,三忠庙原址在今法门内近小池之处,前曾挖出覆盆式的柱础石,并于岩坑边挖到古时砌叠有序的阶石,即当年张岩之故址。岩祀张巡为首,故曰张岩。宋元丰年间,祖师于张岩之侧营造清水岩,而将张岩迁在觉亭仑,并名为“三忠庙”,即今“枝枝朝北”古樟树旁。据旧《岩志》载:“庙在觉亭之外,祀唐宋三忠臣”。历代相传,庙原祀张巡、许远和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子胥请出,将岳飞请入。从此,“天下”的“三忠庙”祀张巡、许远、岳飞。不知何时,庙中增祀关羽,虽名“三忠庙”,实祀四位忠臣英灵。庙前石狮一对,为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东溪侨商陈天常募献,原置于祖殿岩庭,因石狮较小,于1988年移置于三忠庙前。

其他各处的石狮也各有风姿,比较特别的是,有的地方母狮和小狮相戏,小狮蹲在母狮肚子下,母狮前脚一脚抚摸着小狮的臀部,一脚拉着小狮的爪子;小狮则扭着头,舔着母狮脖子上的铃铛;还有一对母子石狮,小狮子趴在母狮背上。

除此之外,清水岩沿路栏杆上还雕刻着许多石兽,其中不乏狮子造型。

标签: 金碧辉煌 风光无限 百思不得其解 气势磅礴 上部结构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